三尺微台,揽四方星辰
三寸尘笔,聚点点微光
强国先强教,强教先强师
在这满载喜悦和希望的五月
青岛农大举行高质量发展表彰大会
8位教师获得2024年“敬业奉献奖”
下面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2025年,是我坚守辅导员岗位的第十九个年头。正是长期工作在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学院,才使得我能够有更多机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目前,我扎根平度校区,希望24小时在线的手机、永远敞开的办公室大门,让“找孙老师”成为学生们最安心的依靠。工作中,我逐步探索出“一核引领、三聚领航、三擎驱动、五个融合”的“一三三五”特色育人体系。站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我将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战略,以“五育并举”为导向,探索“分类指导+动态跟踪”育人模式,推动思想教育与专业深度融合,培养更多兼具三农情怀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贡献力量。
2024年,我紧跟国家对酿造行业和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为导向,融合行业前沿、绿色生产、酿造文化等,重组出有思政深度、知识广度和科技力度的教学内容,构建出以生产案例作为课堂发展主线的师生双链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实现了培养学生强农兴农情怀-知识建构-创新能力三维融合提升;凭借教学方式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卓越的育人效果,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新农科副高组二等奖,向全国高校展示了我们青农的教学育人特色。未来,我将紧扣学校高质量发展要求,继续平博体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教学创新改革,发挥示范作用,带动青年教师成长,为培养更多创新应用人才、推动学校快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过去的一年,我紧跟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步伐,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动物医学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作为负责人,成功获批了山东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的“虚实融合”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了沉浸式学习环境,极大拓展了动物医学实验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在此基础上,我系统总结多年教学创新经验,积极参加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且凭借数字化教学实践成果,荣获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省赛。展望未来,我将持续探索虚拟仿真与人工智能在动物医学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全力推进动物医学智慧虚拟标本馆建设,形成特色教学资源,使其不仅可用于理论和实验教学,还可作为兽医文化传承、科普教育以及兽医相关培训的平台,让课程更智慧、教学更高效,为动物医学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自2015年起,我带着中国农大张福锁院士的科技小院理念回到青岛平博体育,与团队一起将课堂搬到乐陵的玉米田、莱西的胡萝卜地,将服务乡村振兴的理想根植到每一个青年的心田。2024年,山东莱西和乐陵两地科技小院师生累计开展农业技术培训30余场次,直接受惠农户约1000余人次,录制农业技术短视频12期,覆盖驻地乡镇及周围乡镇的20余个村。《山东卫视》以《小院来了年轻人》和《有米如玉》专题片,报道了我们资环学院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落实立德树人的成效。2024年,团队获批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4处,以6个科技小院为支撑,创建了“乐陵耕地质量提升与绿色增效”科技小院集群,3个科技小院荣获全国首批“优秀科技小院工作案例”。面对AI时代的教育变革,我们将积极探索“AI+农业”双轨模式,用知识图谱精准指引学生学习,用AI赋能学生能力提升。我们还将坚守育人育才的前沿阵地,做好薪火相传的“育种人”、培养更多扎根大地的“麦田守望者”、挖掘更多乡村振兴的“创新引擎”。让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层次人才从青农走出去,为农业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创新势能。
奖项是起点,更是鞭策。作为辅导员,我始终以“赶考”之心,深耕思政沃土,同时将工作思考融入学术科研之中,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等数智思政热点,主持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为学生“私人定制”学业提升路径,所带班级资环2001班考研率高达81.48%,创学院历史新高。以沉浸式情境教育唤醒学生知农爱农情怀,荣获2024年山东省辅导员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和山东省辅导员主题班会优秀教案。将新时代青岛农大精神内化到自身的育人实践中,构建起“耕-读-力-行”实践育人体系,指导学生项目获得第七届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第五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下一步,我将继续在思想引领中深耕思政“责任田”,在科研实践中锻造育人“硬实力”,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数字素养的新农科人才。
我认为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数智赋能 建才筑魂”为核心理念,聚焦高等教育智慧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三线三景、五星五阶”教学模式,推动课程资源数字化重构与教学模式智能化转型,有幸入选第七届青岛市教学名师。通过“数智驱动、析古创今”教学法,将智能建筑、遗产活化等前沿领域融入课程设计,实现专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相关成果在省级平台推广辐射,在山东省高师中心开展智慧教学案例分享,创新教学模式在兄弟院校进行试行推广,与烟台大学教师联合申报的课程项目获烟台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形成示范引领作用。下一步,我将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面向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四新”建设需求,重点推进构建虚实联动的沉浸式教学场景,平博体育深化跨学科协同育人机制,在智慧教育教学方面持续探索,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从教至今,我始终恪守育人初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成长为出发点,构建了“理念引领、资源保障、举措革新”三位一体教学体系,成功获评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2门。依托数字技术赋能,开发的线上课程入选首批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覆盖全国120余所高校,累计学习量超1000万人次;研发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被19所高校采用,主编的省级一流教材在全国20余所高校推广使用。面向未来,我将立足学校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平博体育深化智慧教学创新,持续优化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加强课程思政内涵发展,打造新形态数字化教材;推进模块化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期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
2024年,我们团队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课堂教学革新、青年教师赋能、育人模式迭代等建设,获山东省首批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获批省级教研项目7项,立项新形态教材2部,指导学生斩获省级以上设计竞赛奖项20余项。创新构建“价值引领-场景浸润-使命担当”三阶育人体系,在群芳圃和乡村实践等真实场景中,激发学生“三农”情感认同和服务乡村的使命担当。本人获2024年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累计4门),受邀在全国农林高校课程思政研讨会作主旨报告,经验辐射全国百余所高校。义务担任我校教学比赛选手导师,通过每周开展课程打磨,带领更多年轻教师深耕课堂、教学创新。未来我会持续聚力风景园林“新农科”人才培养,在国家级教学比赛、教学成果奖孵化、智慧课程建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等方面贡献智慧与力量。
他们勇担育人使命
提升教育理念
平博体育深化铸魂育人
在知识课堂点燃求真求新热忱
在广袤田野锤炼强农兴农本领
“扎”在黄土地上寒暑不移攻坚克难
“埋”在学生堆里用心用情陪伴成长
让我们为新时代“好老师”的担当风范点赞!
文字汇总:姜妍
编辑:于孟涵
责任编辑:王峰 姜妍